第858章 扩建东城

 热门推荐:
    京城,长安街。

    太上皇弘治穿着一身青色的儒裳。

    严成锦和李东阳跟在身后,李东阳小声嘀咕“成锦,你莫不是忽悠太上皇吧?”

    “李公莫要乱说,本官这是谏言。”

    “可你说的一级盛世,就是大唐,其后却还有二级,三级,难道还有比它更鼎盛的吗?”

    李东阳有些想不明白。

    盛唐,已经是历朝中出现过最高的盛世。

    严成锦却说,还有两级比它更高的,尤其是三级盛世,听起来压根就不像可以实现。

    严成锦没有多说什么。

    万一掠夺天下一半财富真的成功了,那不就是三级盛世了吗?

    反正太上皇弘治也觉得,是他编撰的,姑且先让他这般觉得吧。

    等真正实现的时候,惊骇于言表,没准要给他升官。

    “到了。”

    太上皇弘治抬头看去,这是良乡商会在京城的一处牙行,不少行脚商在牙行外吃午膳,准备离开京城赶路。

    另外,还有许多士绅、书生、力役和官差进出,似乎用过午膳要去营生或读书。

    “哎……这不就是牙行吗?”萧敬咋呼道。

    “严卿家为何带寡人来此?”

    严成锦却不说话,走进牙行背后的后院,穿过堂廊。

    只见,两层高的楼宇打开着窗户,窗户里形形色色的人在忙碌,有些已空,只挂着衣服。

    “这些都是有银子,却买不到宅邸的人,过几年就会离开京城。”

    沉吟片刻,太上皇弘治走进屋,只见壮汉在弄烧饼,准备出门做买卖。

    “敢问兄台,一年可赚取多少纹银?”

    壮汉看着七八个男人涌入家中,有些慌了心神,连忙护住自己的妻儿,却不敢答话。

    王不岁上前给他说了几句,又给二两纹银。

    “一年可得四十两银子。”

    壮汉虽然开口,却极为小声,似乎怕周围邻居听见。

    四十两银子?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怔,一月就是三两多,比许多衙役和太监都要高了。

    诸公也听得稀奇,堪比府上的账房。

    严成锦直接问出关键,“为何不在京城买宅院?”

    “买不起……也无人愿意卖,京城门面两间,到底四层的宅地,五间房,要花三百两银子,不如回乡去买。”

    这是地段稍差的宅邸。

    地段好,又热闹且挨着国子监、惠民药局等地的宅地,要贵一百两,且士绅都不愿意卖,只租给百姓。

    “京城中,有许多这样的百姓,靠典房和租房为生,等过几年,就要离开京城,京城即便不会变成长安,也兴盛不起来。”严成锦道。

    没有人做买卖,京城就会萧条。

    多点开花发展不好,汇聚于京城,大明才会越来越繁盛。

    算起来,京城如今只有一点二环,连二环也算不上。

    太上皇弘治陷入沉思中,他以为百姓有宅邸可住,没想到,竟有如此多典房与租房的人。

    “为何士绅不愿卖宅邸?”

    “若有几处宅邸,全部典出去的租金,足够再买一套,

    且,要是人人都有宅邸,京城的宅邸还租给谁?”

    诸公自然是明白,就如同士绅喜欢将田地,租给外来的流民和佃户。

    不愿租给本地的农户。

    “这些人有马夫、衙役、伙计和商贩,若全都离开京城,工坊和客栈酒楼

    招募不到客人,工人的价钱就会上涨。

    故而,京城需不断扩建才是。”严成锦道。

    康乾盛世,人口将近增加至四亿。

    京城等地萌生出许多工坊,但清时的皇帝,没有扩建京城,将人口聚集起来。

    这是康乾盛世衰败的原因之一。

    太上皇弘治和诸公没有这么高的远见和觉悟。

    严成锦虽然知道。

    但普天之下莫非黄土,京城的地皮是皇家的,尤其是要动这么大一块地皮,他才不惜耗费口舌。

    况且,也要户部拨给银子。

    随后,严成锦又带着太上皇弘治看了几座府邸,都是典房在京城的商贾,无处买房。

    太上皇弘治的眼眸已经发生了变化。

    诸公跟在身后喟叹几声。

    严成锦道“京城每年有人来,也有人离开,出入相等,京城一直这般维持下去,臣一句话……”

    “严卿家说。”

    “京城不会更加兴盛的,新皇若是昏聩无道,京城反会迅速衰败下去。”

    毕竟,许多都是无宅邸的人,跑了也就跑了。

    “老高,你为何要拿朕来作注释,威武才像是昏聩的储君。”朱厚照有些不服气。

    太上皇弘治颔首“你二人都不得不防。”

    “……”朱厚照。

    “……”严成锦。

    诸公也是颔首赞成,百姓若是在京城买宅邸扎根,大抵就不会跑了。

    除非……

    王朝迁都。

    太上皇弘治沉吟许久后道“寡人且就相信你,让良商开出东城吧。”

    诸公心中微动,看来又要准备银两购置府邸了。

    等太上皇弘治走后,王不岁面露喜色的走上前,“少爷,咱们这次开多少地皮?”

    “与南城规模相同。”

    严成锦开口说道。

    朱厚照走过来,“老高,朕要分一半银子。”

    “卖宅邸不赚银子,臣也是做亏本买卖。”严成锦白了这个家伙一眼。

    听说这厮搬空了半个甲字库,打起仗来倒是大方。

    “那朕怎么听说,开南城时,你赚了银子?”

    “臣没有,谁说的?”

    谷大用心虚的低下头去。

    朱厚照却兴致不减,“朕不批银子,你也建不成。”

    “那臣给新皇一百两。”

    朱厚照一副“你搁这儿侮辱谁”的表情。

    “十万两!”

    “行吧。”

    你不压一压吗?

    见这个家伙如此爽快答应,朱厚照忽然有种要少了的感觉,可谁让他是皇帝呢。

    只能下次再坑这狗官了。

    不过半日,京城就传出要建东城的消息,百姓争相庆贺。

    京城一座普通的三进三出宅邸,要花一千三百两左右。

    而一个百姓普通的收入,一年二七两纹银。

    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新建东城后,没准就有了奢望。

    至于地段、朝向、布局,他们压根不敢奢望,能有一处落脚的地方,就是不错了。

    士绅们唏嘘不已,京城不能随便动土。

    良乡商会居然又要动土了。

    ……

    蒋府,

    “朝廷是何意?要整饬本王?”

    定国公徐光祚吃着花生米,嘴里却吐出这样一句话。

    朝廷传出要动土消息,东面尽是他的官田,也不与他打招呼。

    “国公去找严大人。”

    蒋冕身子也不动弹,轻飘飘回了一句。

    “找便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