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我霸三国三国之我是霸主 > 第032章 三弟杨修(求票,求推荐,求收藏)

第032章 三弟杨修(求票,求推荐,求收藏)

 热门推荐:
    打扫完了战场,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此役杨信这方战死一百多人,伤者两百多,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贼兵基本全军覆没,被杨信方俘虏了超过千人,其它的要么战死,要么溃散,杨信也没有命人追击,毕竟他们兵力太少,根本无法追击。

    看着眼前蹲了一地的贼兵,杨信很是头痛。

    这时,一直在马车上的戏志才艰难的走了下来,来到杨信身边道:“杨公子打算如何处置这些贼兵?”

    杨信转头见是戏志才,苦笑了一下道:“哎,我正为此发愁呢,对了,先生以为如何?”

    戏志才想了想道:“公子,其实这些贼兵并不差,都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主要还是装备太差,导致战斗力齐差,公子何不在这些贼兵中挑其精锐者充实自己呢?”

    “而老弱者?公子不是把赵家庄的乡勇都带走了吗,想必那里现在很是需要劳动力,何不命一队士兵,押送他们去赵家庄屯田呢,一可解决老弱问题,二说不定还可以解决军队的粮草问题。”

    杨信听了,突然觉得很是有道理,看来这戏志才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听先生一言,小子胜读十年书呀,如果有先生这样的大才时常在我边上出谋化策,定能事半功倍。”

    听了杨信此言,戏志才知道他是在想招揽自己,不过想到自己这命都是人家救的,我戏志才还能怎么办,只得以命报之了。

    于是道:“公子对学生有救命之恩,学生家境贫寒,也无以为报,如果公子觉得学生还有些用处,还望公子收留?”

    “哈哈哈哈”

    杨信听罢,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狂喜,看来老子还是有些王霸之气的吗,这是他自己主动投效的呀。

    赶紧上前扶着戏志才的肩膀道:“有先生相助,信不愁大事不成呀,只是先生当时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才行。”

    戏志才见他确定要收留自己,终于松了口气,很是认真的把衣服一抖,拜道:“志才拜见主公。”

    赵云见状,与杨奉对视一眼,也跟着拜道:“拜见主公。”

    接着,全军将士也拜道:“拜见主公。”

    杨信看着所有人都在参拜自己,这种感觉他还从来没有过,只觉得一股豪气涌上心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

    “哈哈哈哈,好,好,你们快快都起来,快。”

    说着,他走到戏志才的面前,双手一托,就把戏志才拉了起来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希望大家互相团结,只有我们团结了,才能发展壮大。”

    戏志才听了此言,觉得珢有道理,虽然杨信说得比较直白,但是越是直白的道理,越能让人明白道理。

    “主公此言非常有道理,是呀,只有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众人见戏志才起来了,也跟着站了起来,杨信拉着戏志才的手,转过身看向所有人道:“我宣布,从今日起,戏先生就是本将的军师。”

    众人又拜道:“参见军师。”

    戏志才见状,赶紧道:“谢主公抬爱,志才定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为主公解忧。”

    “哎,军师,鞠躬尽粹可以,但死而后已就算了,人得活着才有希望。”

    戏志才一听,觉得这主公真不是一般人,随便说一句,话语中就透着大道理,这也许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吧。

    宣布了此事后,杨信见雪虽然停了,但风依旧比较大,于是赶紧让戏志才回到马车上休息。

    同时宣布道:“天色已明,赶紧埋锅造饭,一个时辰后我们出发。”

    又把赵云叫过来道:“师兄,麻烦你安排人把这些俘虏挑选一遍,选其身强体壮者充实部曲,其余人等你在安排一个小队,把他们送到赵家庄交给老族长,让其屯田。”

    赵云听了,很是严肃的道:“是,主公。”

    杨信见他如此严肃,笑道:“师兄,别这样吧,我还是习惯你叫我师弟。”

    “主公,既然云认你为主,自然就应该称呼你为主公,如果云不如此,以后上行下效,谁能维护你的权威,也正因我是你师兄,更应该如此。”

    赵云这一通说词,倒把杨信说得哑口无言,愣了一下道:“师兄,我只是不希望我们兄弟两因此而显得生分了。”

    赵云听了,也是很感动,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两才露出一个笑容道:“你放心,在人前我们是主从关系,在私下里,我们依然是兄弟。”

    “那就好,那就好,师兄,那你去忙吧。”

    赵云点了点头,转身就离开了。

    最终赵云从这批俘虏中选出了六百人充实部曲,其余的接近五百人被赵云安排了一个五十人的小队押送到了赵家庄。

    经此一战,杨信的部曲不仅没有因此减少,反而因此而增加了三四百人,这不得不说是因祸得褔。

    此战后,一路上倒也平安,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意外。

    五天后,杨信的队伍就到了邺城的城外。

    城墙上的士兵见外面来了如此大的一队人,赶紧喊道:“你们是何人,为何来此?”

    杨信上前道:“我乃杨信,来此拜会吾之姑父,还不速速前去通报。”

    那士兵听了,正在犹豫之时,身边一军侯仔细打量了一下道:“哎呀,还真是杨公子呀,快,快去禀告州牧大人。”

    同时对城下的杨信大声道:“杨公子稍待,小的这就派人去通报。”

    杨信见有人去通报了,就对杨奉道:“你去安排兄弟们在城外安营扎寨。”

    “是,公子。”

    杨信领命而去。

    不多时,城门处就出来了一位年轻的少年,惊喜的向杨信这边冲过来,边跑边喊道:“大兄,你终于回来了,让我在此好等呀。”

    杨信听得莫名其妙,正准备去安排扎营的杨奉见状,赶紧来到杨信身边道:“公子,这乃是您的亲兄弟,三公子杨修。”

    啊,他就是杨修,居然还是我的亲兄弟,我靠,这也太巧了吧。

    真惊讶着,那杨修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非常高兴的道:“大兄,你可回来了,我已经在此等了你五天了。”

    杨奉赶紧上前见礼道:“杨奉参见三公子。”

    杨修见是杨奉,只是挥了挥手,让他靠边,然后依然很是热情的对杨信道:“大兄,你怎么不说话呀?”

    杨信听了,心中苦笑道:你让我怎么说呀,我跟你不熟呀,这真是操蛋。

    “哦,那个,三弟呀,你不在老家待着,来邺城做什么?”

    杨修听了,摇了摇头道:“我早就没在老家了,半年前就来了洛阳,后来又随父亲大人一起去了长安,上个月收到杨护卫的书信后,父亲大人命我到邺城来看你。”

    杨信虽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便宜父亲,不过也能想到,做为一个父亲,哪有不担心自己儿子的道理。

    “父亲大人最近可好?”

    “不好,不好,一点都不好,这董卓独断朝纲,父亲大人也是烦不胜烦,早已有了辞官的念头。”

    想想也是,朝堂险恶,尤其是当下,稍有不甚就是人头落地,家破人亡。

    这时,城头上的军侯得到了命令,大喊道:“杨公子,州牧大人说,您可以带五十人的卫队进城,其余人都在城外安营扎寨。”

    杨信抬头拱手道:“多谢了。”

    然后对身后众人道:“随我入城。”

    一行人开始缓缓的走进了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