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传道授业

 热门推荐:
    秦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逐一吐露出来。

    陈惊禅听了,却是哭笑不得。

    他没想到秦武只把他当做参照物,而忽略了其他人。

    和自己比起来,秦武的天赋确实略差一筹。

    可是,和其他人比起来,秦武又是十足的武学奇才。

    起码身体素质过硬。

    是大学生里面难得的好苗子。

    放在古代,秦武这天赋,就是万中无一的习武天才。

    见秦武想岔了,得出错误的结论,陈惊禅连忙纠正了他的错误想法。

    让秦武重新恢复自信。

    习武之道,徒弟的进境和师傅的教导直接相关。

    当今社会,练武之人本来就少。

    学有所成者更是寥寥无几。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养家糊口已是使人精疲力竭,大多数人没有空闲时间和多余的精力习武。

    另一方面,很多武学的传承者还是太过保守。

    他们总是喜欢在徒弟面前留一两手绝招,害怕徒弟超越自己。

    可是,他们不曾想过,什么是绝招?

    绝招就威力奇大或者打法出人意料的武学招式。

    这样的招式修炼起来必定非常困难。

    即便是师傅用心教授,又有多少徒弟能够真正学会绝招呢?

    武道一途,分享才是王道。

    如果人人都敝帚自珍,武道又如何能够发展?如何取得长足的进步。

    更为让陈惊禅气愤的是。

    如今武术没落,江湖骗子横行。

    是个人都敢打着传武的大旗,行欺世盗名之举。

    如“太极大师”某雷,严芳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传统武学肯定存在,但绝不是这些江湖骗子所表现的那样浮夸。

    恰恰相反,真正的传武乃是杀人之技,往往是打人全身软肋。

    撩阴,踢裆,挖眼,扯耳等才是传武的常规操作。

    君不见,一代武学大师李小龙就经常施展撩阴腿。

    如今武学早已面目全非。

    因为江湖骗子的横行,很多无知民众便质疑武学的存在。

    武学真的不存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果武学不存在,后世之人便不会将西楚霸王项羽评为“羽之武勇,千古无二。”

    如果武学不存在,就不会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的谚语流传千古。

    十三太保横练的功夫岂能有假?

    要证明武学的存在例子还有很多。

    清末国术高手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郭云深等宗师级高手便是明证。

    现代统治要求社会和谐、稳定。

    武术早就禁止了杀伤力强的招式。

    各类武术赛事也都以套路演练、表演为主。

    好看,有观赏性才是第一要务。

    连三丰祖师的太极拳都剔除了杀伤力巨大的实战招式,改为锻炼、养生的老人拳了。

    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求传武和泰拳、拳击、a这种以命相博的格斗术比赛,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传武的没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现代的习武之人,已经没有实战的土壤了。

    连体育总局都禁止这种竞技性的擂台比武。

    为了稳定,不允许出现打死打伤人的情况。

    所以各种运动会上的武术比赛,只剩套路表演、武术演练。

    拿冠军的都是体型好、动作潇洒漂亮的运动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很多依靠武术为生的行业也都已经没落了。

    如镖师,武士等。

    而且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读书才是正道。

    就算自家孩子读书不行,家长通常也是让孩子学一门谋生技能,而不是专门去练武。

    毕竟练武很难谋生,还不如进工厂,一个月还能有几千块死工资。

    再加上练武之人,血气方刚,中气十足,手底下不知轻重,极易伤人。

    如果用武术伤人,轻则赔偿,重则坐牢。

    与其如此,不如从源头阻断变数,所以习武之人日微。

    武术作为一门杀人技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终其只能是武术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的运动了。

    陈惊禅自问,如果没有张百川,自己恐怕也只是把武术当做健身运动。

    ……

    陈惊禅将自己对武学的理解以及武林现状的分析一一述说给秦武,让其自行领悟。

    随后,他便忙着研究袁地罡老爷子的手札去了。

    他想在深市格斗挑战赛之前将药浴古方破解出来。

    看着手札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陈惊禅一时之间有些头大。

    自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如此高知识密度的研究论文。

    互联网公司的日常工作都是在与开发文档和之间做斗争。

    看来今天晚上要爆肝了。

    陈惊禅暗暗想到。

    袁地罡老爷子的手札前三分之一的内容主要是在回顾发现魔棍的背景和过程。

    据笔记上的记载显示,魔棍是从南方某省大山深处的一个古村落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与魔棍一同出土的还有几把石刀。

    魔棍的制作材料未知,据袁地罡老爷子猜想,极有可能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木。

    这种木材极其坚硬,密度极高,类铁似钢。

    老爷子利用其独创的袁氏解密法将魔棍上镌刻的每一个古文字都找到了对应的现代文字。

    从而整理出了一份古今文字对译表。

    当然,因为汉语的博大精深,一个古文字往往对应了多个汉字。

    因此,袁地罡老爷子的这份文字对译表尽管已经很简单了,但是仍然无法满足陈惊禅的需求。

    换句话说,陈惊禅需要在袁老爷子的对译表上再进一步。

    从古今文字对译表中筛选出最符合药浴古方的那些现代文字的排列组合。

    从而最终拼凑出药浴古方的现代版本。

    值得庆幸的是,古方中的部分中草药信息已经被陈惊禅破译,这是他在图书馆翻阅古籍的成果。

    这些已经被破译的中草药信息不必再次破译,算是为他节省了一些时间。

    陈惊禅将古今文字对译表粗略地翻看了一遍,总共差不多6000字。

    古文字差不多1500字,现代文字差不多4500字。

    也就是说一个古文字差不多对应三个现代文字。

    陈惊禅现在的工作就是从4500个现代文字中排列组合出最符合药浴古方逻辑的现代文字序列。

    这项任务的工作量相当大。

    陈惊禅直接在笔记本电脑的开发软件上编写了一个排列组合程序。

    然后用了数个小时才将6000个古今文字输入到程序里面。

    完成这些工作已经是下午7点钟。

    陈惊禅吃了晚饭,然后让计算机在后台自动运行排列组合程序。

    据他估计,最终的破译结果需要至少24小时才能见分晓。

    趁此空闲时间,陈惊禅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了足够分量的七星海棠花,雷公藤,百年何首乌等部分药浴古方中的中草药。

    由于快递的便捷,这些中草药大概明天下午便能到位。

    一切静待明天下午的计算机破译结果。

    ……

    第二天一早,深市公安局把400悬赏金打入了陈惊禅银行账户中。

    看着手机短信提醒中的一长串数字。

    陈惊禅第一次觉得有钱是如此的美好。

    心里真踏实。

    按照原定计划,他今天打算为武馆购买一辆小汽车。

    想到这里,他先是完成了每日例行的晨练,然后在张记包子铺饱餐一顿,便在大街上随意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