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一举三得

 热门推荐:
    “太上皇,香料被江盗劫了。”

    看见太上皇整张脸如同面具般,僵硬又难看,严恪松心中有些犹豫。

    朱厚照自己也说了,随便告。

    诸公看向严恪松,水师被百十个江盗劫掠,就像听到两军十万兵马交战,最后却只战死了十六个人般。

    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

    “可否请诸公回避?本官有要事,需私下禀报。”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帝丑更不可外扬。

    严恪松仔细想了想,回避了诸公,事后如何,由太上皇自己定夺吧。

    东宫,

    严成锦听说朱厚照劫了朝廷的香料,顿时惊为天人。

    这么蠢的主意,朱厚照是怎么想出来的?

    “臣今日身体有恙,需告假一日,还请新皇不要说见过臣。”

    朱厚照对老高贪生畏死已经习惯了,摆了摆手乐道“你去吧。”

    接下来,就该命人收购京城的香料了。

    不出两日,香料的价钱一定会飞涨。

    小太监抱着云展跑进寝殿“新皇,太上皇让您去奉天殿。”

    片刻后,朱厚照很快来奉天殿,太上皇弘治瞧他拿着账本,合着这逆子正在清点脏物。

    “你为何要劫船!”

    父子相互凝视片刻。

    “父皇请看这账目,儿臣与父皇许诺,国库的银子要比父皇增添一倍,去岁秋粮是一千七百万两。

    与三千万两相差甚远…”

    弘治年间,秋粮为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翻一翻,大抵就是三千万两。

    税银并不会稳定上涨,也有回落的可能。

    太上皇弘治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休要狡辩,与你劫香料何干?”

    “儿臣与老高说,要哄抬香料的价钱,父皇和诸师傅不许,儿臣才劫的。”

    若他不认,父皇也不敢将此事泄露出去,让天下人耻笑。

    至于诸位师傅,恐怕也已经猜到是他了,何须再去解释。

    父皇和诸公见识太短浅,与他们说了反会遭到反驳。

    一刻钟后,严成锦来到大殿中,见老爹和朱厚照颓然站在一旁,太上皇疑惑的目光扫来扫去,就猜测应该还没问出什么。

    “你说吧!”

    严成锦沉吟片刻,“不知道太上皇说哪件事?”

    “有几件事?”

    “三件,新皇劫船,臣并不知晓,香料就藏在良乡衙门的府库,此为其一。

    新皇哄抬香料价钱,是为提高税银,此为其二。

    太上皇想给臣父赏赐,至今还未给……此为其三”

    严成锦全都说了出来。

    他也明白朱厚照的意图是,能动手的就不和诸公讲道理,毕竟诸位师傅讲道理是讲不赢的。

    “严卿家为何一定要哄抬香料的价钱?”

    太上皇弘治皱着眉头,心中却不想让弗朗机人赚去银子。

    可从这三两句话中,也听明白与严成锦有莫大的干系。

    “诸公说香料是西洋货不能抬价,但殊不知,炒香料的价钱是值得的。

    百姓肚子饿时,会买栗米果腹,不会买丝绸,可吃饱饭时,又会想穿得体面些,要买丝绸,可穿得体面后,又会想装饰自身的府邸,采办楠木家什和沉香

    故而,天下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百姓会追求不同之物。”

    太上皇弘治露出沉思之色。

    严成锦继续道“臣推断,眼下应士绅需求之物,正是香料。”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先吃得饱,再吃得好。

    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百姓需求变化的马斯洛原理,但太上皇应该是听不懂。

    太上皇弘治眸子微凝,“严卿家怎敢笃定,香料会兴盛下去?”

    丝绸的价格都会跌落,更遑论是香料。

    “臣猜的,眼下士绅追捧之物,应当只有香料。”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产物。

    香料至少还能流行几十年,能打败香料的,只有……

    鸦片。

    太上皇弘治抬眸看了严成锦一眼,“寡人且相信你二人一回,卖了银子充入国库,寡人就不追究了。”

    从奉天殿出来,又出了宫。

    长安大街上,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不远处还有售卖香料商贾,想必是从弗朗机人手中买来。

    “老高,朝廷总不能公然售卖香料吧?”

    朝纲有言,不可与民争利。

    故而,朝廷抄了官员的家底,多充入宫中或者委托牙行售卖,没有朝廷直营售卖的形式。

    香料终究还是要归牙行来卖,这样国库就抽不到银子。

    “只提高香料的商税,不就能抽到税银了?”

    许多香料,在后世不值钱。

    可在明朝,香料却极为值钱。

    京城和江南一带尚好,诸如西北那样偏远的地域,连士绅也不一定能吃到油闷茄子这种菜。

    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材料。

    这是物质极度匮乏带来的需求,香料正是如此。

    士绅们光有银子,可大明的土地上却没有香料,调味品单一。

    所以,胡椒、茴香和八角等香料,在明朝十分值钱,就如同最初的盐一般。

    放在后世,估计没几个人稀罕。

    来到京城的迎客松酒楼,严成锦和朱厚照点遍了店里的菜,发现只有一盘用香料。

    严成锦看了眼有些不乐意,“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不一会儿,王不岁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朱厚照险些忘了,这是老高的酒楼。

    “怎么都没有香料?”

    “爷,放香料价钱不就贵了吗,小的要亏本的……”

    “放,若不放,士绅如何知道香料是用来吃的,对了老高,沉香可以吃吗?”

    “……”严成锦。

    一晃过去几日,百官猛然发现喜欢的香料的涨价了。

    胡椒,由十二两变为二十两,茴香由一钱银子变成三钱银子。

    可朝廷丝毫没有将抓江盗的动静。

    百官递给疏奏给太上皇弘治,皆被留中,香料价钱上涨后,开始有百姓琢磨种茴香和沉香等作物。

    甚至,有士绅雇佣大船,出海寻找香料。

    这等小事原本不会上报朝廷。

    可见朝廷许久没有动静,王琼满脸心痛“太上皇,胡椒、丁香、沉香等货,价钱已高至近两倍,可朝廷如今还未找到八船香料……”

    “有人期货囤积,臣请乞,应当按律清查!”兵科给事中张佐开口。

    朱厚照心虚的转头看了诸公一眼。

    发现诸公也在看着他,朕与老高合谋抬高香料的价钱,想来诸公知道了,才会安静的站在一旁。

    见时机成熟,严成锦站出来一步,“臣请乞,提高香料的税额四成,以压低香料的价钱。”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百官们怔住一下,纷纷点头附议。

    可恶的弗朗机人哄抬香料的价钱,正好抽一抽他们的血汗钱。

    蒋冕知道真正哄抬香料的人是谁,“此举,反会令香料的价钱更高,弗朗机人用香料交易丝绸,会换走更多丝绸,严大人不知?”

    “朕可令唐宋国进贡香料。”朱厚照喜滋滋道。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怔,下一刻,眸子放出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