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第740章 正德六君子

第740章 正德六君子

 热门推荐:
    ,

    奉天殿,

    太上皇弘治看着疏奏,新皇刚登基不久就有百姓造反。

    不由喟叹一声,新皇不得民心,是寡人太过纵容,以至于太子的贤明没有传及天下。

    李东阳道“据臣看汉中的疏奏,此地民风淳朴,蓝廷瑞得了原蜀国的古印和青铜剑妄称是上天所赐,蛊惑百姓。”

    起兵造反,讲究顺义天意。

    即有祥瑞的天象发生,上天赐给蓝廷瑞蜀国的古印,即为天象。

    “蓝廷瑞有些本事,没有银子能募到十万兵马,像当年的高皇帝。”朱厚照由衷佩服道。

    刘健道“逆贼已经攻破蜀地,前往湖广,当务之急是派人去平叛。”

    原本驻守在湖广的大军在安南布政使司。

    蜀地距离京城上万里,沿途无数钱粮会被掳掠,庄稼被毁坏。

    朱厚照想也不想,“那就重新启用安定侯吧。”

    韩福躬身说道“安定侯刚致仕,怎能重新启用?臣以为不可!”

    “臣也以为不妥。”张升道。

    大殿中渐渐安静下来。

    太上皇弘治心中顾虑,邵锐等将领还关在牢中,此时启用严恪松,岂不是要释放将领?

    严成锦站在大殿保持沉默。

    张敷华道“王守仁闲赋在兵部,偶尔去良乡讲学,臣可以派王守仁出征。”

    王守仁大胜达延汗,诸公自然无意见。

    太上皇弘治想到王守仁那副沉着冷静的神色,心中安定许多,决定下旨让王守仁出征。

    萧敬连忙去文书房传旨。

    廷议毕,朱厚照仍然留在大殿中,看向弘治皇帝说道“父皇,儿臣最近不知为何,一上朝就睡着。”

    太上皇弘治眉头挑了挑,沉声道“你夜里去干什么了?”

    “与夜里无关,朝中氛围太过沉闷,儿臣想搬到西苑的豹房勤政。”朱厚照微微抬头,看了太上皇弘治一眼。

    大臣们屏住呼吸,怒其不争地看向朱厚照。

    酒池肉林,这就是酒池肉林啊!

    忽然有些体谅蜀地其事的百姓,摊上这么个皇帝,能不造反吗?

    严成锦心中微动。

    豹房自成化年间就有,并非朱厚照建造,西苑中豢着西域进贡有飞禽走兽,供皇帝和后宫观赏。

    但弘治执政时,几乎没时间去观赏。

    “西北起事你还不知反思!”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西北起事与儿臣有何干系?”

    “你当皇帝百姓就造反,朕当皇帝怎么不造反?”

    大臣们颔首点头。

    以前弘治皇帝日夜勤政,当皇帝未享清福一日,一日三廷议。

    百姓知道如此,哪里还有脸造反。

    万一新君不如弘治,家中日子要更加贫苦。

    太上皇弘治瞪着朱厚照,看看这个家伙有什么话要说。

    朱厚照梗着脖子辩解“父皇有父皇的治国之道,儿臣也有儿臣的治国之道,父皇有内阁三公,儿臣有正德六君子,如何比不上父皇?”

    刘健几人面面相觑,露出疑惑之色。

    何来的正德六君子?

    严成锦暗道不好,朱厚照这厮要摊牌了。

    太上皇弘治板着脸,看着眼前这个得意洋洋的家伙,淡淡地问“哦,谁是正德六君子啊?”

    “刘瑾、王守仁、宋景、汪机、周彧还有张贤,父皇派去平定西南之乱的王守仁,正是儿臣的肱骨之臣。

    父皇还记得六年前,儿臣偷了文aa

    书房一封玉轴圣旨?

    这封玉轴,正是儿臣敕封王守仁座下第一勇士的圣旨!”

    太上皇弘治表情凝固。

    诸公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六年前的圣旨失踪一案水落石出了。

    王守仁几人还尚可,周彧就算了。

    蒋冕不由问“是谁向陛下举荐此六人?”

    朱厚照看了严成锦一眼,严成锦知道此时应当站出来“是本官。”

    果然是这两个家伙狼狈为奸。

    太上皇弘治冷眼看向朱厚照“你究竟想说什么?”

    朱厚照看着周围的诸公,说道“诸位师傅,本宫与父皇及诸位师傅有话要说。”

    严成锦站在一旁未动,朱厚照认真起来,是真的认真。

    朱厚照认真说道“父皇想要盛世,儿臣也想要盛世,父皇把江山交给儿臣,应当由儿臣来治理。

    可如今,诸公不听儿臣的,父皇无奈只能上朝摄政。

    若儿臣有方法令诸公听命于儿臣,请父皇将江山交给儿臣。”

    严成锦眸中微动。

    朱厚照虽然比当年的弘治皇帝聪明,但治理江山,并非仅仅靠聪明。

    还需耐心,能忍受诱惑,心志坚定,品德服人,宽仁礼士。

    在这一点上,朱厚照就不如弘治皇帝。

    加之弘治皇帝已处理朝政二十三年,姜还是老的辣。

    诸公相信太子聪明,但却不相信如今的太子能比得上太上皇。

    太上皇弘治略微心惊“你如何让诸公臣服?”

    李东阳几人微微抬头,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声音平静,认真道“比父皇更贤明,治理更大的盛世。”

    “何谓更大的盛世?”

    “如今天下耕田一千万顷,黄册人口一亿人,国库岁入一千三百余万两,京城百姓工钱为七分纹银。

    儿臣的盛世皆要翻一倍。”

    太皇皇弘治怔住了,这孽子又说大话!

    翻一翻,那是怎样的盛世,岂是人力所能为?

    严成锦心中微动,就算是后世,耕田也仅将近两千万顷。

    要国库岁入两千六百余万两,这个目标巨大,若真能实现,是真正的盛世!

    朱厚照这厮为了豹房,吹过头了,本官不是这么教的啊。

    太上皇弘治轻哼一声“寡人也没有底气这般大放厥词!若真有那一日,朕就不必理政了。”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那便从明日起,父皇将朝事,交给儿臣来治理。”

    大殿中安静下来。

    严成锦连忙道“那样的盛世,只怕太遥远了些。”

    李东阳几人点头,根本不相信。

    朱厚照若真能实现那样盛世,就是千古一帝。

    从奉天殿出来。

    走到宫围中无人的角落,朱厚照掐着严成锦的脖子道“老高你方才拆本宫的台是何意?!”

    严成锦也不惯着他,如今力气大了,搏一搏,没准真能打赢呢。

    “臣让你报零点五倍,狗皇帝你会不会算数?!”

    半刻钟后,朱厚照和严成锦整理着衣裳。

    “老高,你说那样的盛世真的会实现吗?”

    “臣也不知道,或许可以实现吧。”严成锦若有所思道。

    朱厚照有些后悔了,“要不本宫回去跟父皇更正一下?”

    诸公都记在心里了,此时去反悔,必定会将之当成儿戏。

    严成锦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