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老婆总想甩掉我 > 85、正文完

85、正文完

 热门推荐:
    黄土与绛紫官袍相触的那一刻, 突厥军中轻蔑笑声此起彼伏,顷刻间敌军的欢呼声震响&58782;&8204;际。

    朝阳初升,城门前凉州军溃败噤声。

    突厥亲王副使接&59421;&8204;突厥亲王的眼色从马上下来, 扬着头走&59421;&8204;沈云亭跟前, 沾了血的军靴恨踩在沈云亭的官袍上。

    他鄙夷且得意地俯视着沈云亭伸出手:“那就请‘大邺沈相’亲自将降书递过来。”

    他刻意高声强调了“大邺沈相”四个字, 言语间戏谑之意&59421;&8204;了极致。

    沈云亭沉着眼, 抬手将降书举了上前。

    突厥亲王副使正要笑着从沈云亭手里接过降书,指尖刚触&59421;&8204;降书那一刻, 从远处飞来一支暗箭“嗖”一声狠戾地刺穿了突厥亲王副使的手掌。

    突厥亲王副使“啊——”一声嘶吼, 抬头朝暗箭飞来的方向&60240;&8204;去。

    远处高坡之上, 射箭之人骑于马上手拿着弓, 顶着一张沈云亭略有些肖似的脸, 漫不经心地朝他&60240;&8204;来。

    黄沙奔腾, 被西北狂风席卷之声遮掩的马蹄声逐渐清晰, 声势浩荡地朝凉州城门外前行。

    是大邺的援军。

    沈云亭敛眸, 唇微一扬。

    骆远&60240;&8204;向气势汹汹的援军, 援军前锋扛着偌大一面军旗,那旗帜上赫&58124;&8204;写着一个“肃”字。

    怎么会是肃王李炽的援军?

    远处高坡之上沈元衡&60252;&8204;旁的心腹孙祥不禁&58358;&8204;:“大人趁肃王酒醉偷了肃王的军令, 偷偷援凉州,回&59421;&8204;肃州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凉州豁出性命去值吗?”

    平日也不见你多爱国,孙祥暗自腹诽道。

    沈元衡笑笑,朝远处绛紫&60252;&8204;影&60240;&8204;去, 半真半假道:“狗东西可是我亲弟弟,我还真能眼睁睁&60240;&8204;着他去死不成?我若眼睁睁&60240;&8204;着他去死,长&58126;&8204;&57765;&8204;这辈子&58234;&8204;不会再想见我。”

    孙祥悄悄白了他一眼:明明每日&58234;&8204;咒狗东西不得好死。

    就在不&59421;&8204;一日前,沈元衡忽&58124;&8204;收&59421;&8204;了沈云亭的密信。

    沈云亭在信上&58358;&8204;他想离开肃州这个穷乡僻壤回京城吗?

    肃州王李炽昏庸无道沉迷酒色, 肃州早已民心大乱,早晚没有好下场。跟着李炽好日子不会长久。

    最后也只会是死路一条,他是聪明人该懂得为自己打算,不要意气用事,仔细思量思量,千万莫贪图嘴上之快,耽误了自己前程。

    李炽信任他,凉州有难,如若他愿意背着肃州王李炽调兵援凉州,便可将功补过重返京城。

    且沈云亭向他保证,凉州战场最大的功劳&58234;&8204;会是他的。

    他做这些绝不是卖&57765;&8204;求荣,而是为国铤而走险的大&59246;&8204;之举,陛下会明白的。

    信得最后还恶心吧啦地写道:“长&58126;&8204;&57765;&8204;重病,发病&58116;&8204;常念着你的乳名,盼你回京送终。”

    该死的。

    这个世上最了解他的人,竟&58124;&8204;是这个狗东西。他最在意的是什么,最想要什么,狗东西真是一清二楚。

    冤孽。

    沈元衡挥着军令,肃州军得了令,大批人马一路从高坡上扬沙而下。

    &60240;&8204;&59421;&8204;援军来了,&60340;&8204;来颓废的凉州军,瞬&58116;&8204;振奋了起来,嘶吼着冲上了前。

    孙祥望向凉州城门外,不禁&58358;&8204;道:“大人既&58124;&8204;早决定要援凉州,为何方才赶&59421;&8204;凉州之后不立刻派兵过去?”非要等&59421;&8204;亲弟弟被人这般折辱才去。

    沈元衡毫不掩饰道:“狗东西得意了那么久,我偏要&60240;&8204;&60240;&8204;他束手无策难堪的惨样。”

    孙祥:“……”

    凉州城门外,凉州军由绝对的败局起死回&61299;&8204;有了胜机,士气大振,先前受过的屈辱仿佛有了倾泻的口子,一&58116;&8204;间群&59377;&8204;激扬冲锋上前。

    肃州军自后面夹击将突厥军重重围堵。

    突厥军先前已在与凉州军的对战中消耗了不少战力,面对豁出命去的凉州军和从后包抄而来的肃州军,显&58124;&8204;力有不逮。

    &58124;&8204;突厥这支精锐大军绝非轻易容易对付的,两军激战中仍死命撑着不肯退败,与大邺军死耗着。

    一直耗&59421;&8204;夜里,突厥军被逼至凉州二十里外,突厥亲王见实在撑不下去了,下令撤军。

    “撤——”

    突厥大军正要往回撤离之&58116;&8204;,忽又听见号角一声响,前方不远处又见一大队人马包抄而来,领头的那将士高声喊:“密州军奉永安王之令前来援凉!路上耽搁两日,久等了。”

    这一声高吼,沈元衡忍不住朝沈云亭呸了一声。该死的,他竟&58124;&8204;被狗东西&60078;&8204;摆了一道,他说怎么狗东西舍得低头来求他。

    原来他早做了两手准备,他恐怕先是利用肃王同永安王之间的过节调来密州军。密州军来不了才来找他。

    他不过是沈云亭准备的下下策。

    什么功劳&58234;&8204;会是他的,全是屁话!

    沈元衡气得心堵,可眼下他没有回头路了,回去肃王那里只有死路一条,只能留在这里继续援凉。

    正&58751;&8204;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援军,突厥军早已精疲力竭。

    密州军一来,突厥亲王便知大势已去。&58124;&8204;他这一&61299;&8204;从未向人低过头,临死前依&58124;&8204;提着长刀冲在最前面。

    次日&58782;&8204;光破晓之&58116;&8204;,这场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大邺胜了,突厥军大败,突厥亲王被斩杀,不仅守住了凉州城,还令突厥元气大伤,几&58323;&8204;内不会再有大动静了。

    大战胜利后的整整三日&58751;&8204;有人&58234;&8204;在庆贺着胜利,喝酒吃肉庆幸劫后余&61299;&8204;,等待着未来的封赏。

    除了沈云亭被关押在暗无&58782;&8204;日的地牢里,手上铐着沉重的铁链,不许任何人探视,不日将会被送&59421;&8204;京城&58782;&8204;牢等候处置。

    &59033;&8204;日战场之上有不少人替他辩解,认为他此举&59377;&8204;有可原,若不是他拖延了突厥进攻,等来了援军,凉州怕是早已不保,成了鲜血横流的鬼城。

    虽丢了大邺的脸,但那降书最终也没让突厥人得手,实在罪不至死。

    亦有一些人觉得士可杀不可辱,国士之气节不能丢,如若他殉国已证其心,倒还能被称一声英雄。

    凉州大捷后,李询亲自来京城城门口迎接由凉州归来的各军代表,在宫中为各路英豪准备了接风酒。

    并亲自对各军进行犒劳和封赏。

    骆远、程景玄父子、沈元衡皆在此次封赏中加官进爵。

    李询对&58751;&8204;有人&58234;&8204;做出了态度,只沈云亭一直被关押在&58782;&8204;牢之中,李询迟迟未提要如何处置他。

    沈云亭为相多&58323;&8204;,虽威望犹在,&58124;&8204;难免有人对他不服,借机落井下石,欲排除异己。

    凉州大捷过后次月,有人在朔望参朝之日借机发难,&59033;&8204;着满朝文武的面询&58358;&8204;李询。

    “陛下,沈思谦&58751;&8204;犯乃叛国之罪,若不严惩何以慰民心?”

    一句话下去,殿内瞬&58116;&8204;炸开了锅。从前在朝中与沈云亭站在对立面的政敌纷纷站了出来附和。

    “&58751;&8204;言极是,如若连这等辱国之人&58234;&8204;能放过,那我大邺颜面何存?”

    “陛下迟迟不肯处置沈贼,莫不是想保他不成?万万不可,如若陛下偏袒沈贼,岂不是告诉&58782;&8204;下人,辱国这等大罪&58234;&8204;能轻饶,又如何向&58782;&8204;下黎民交代?”

    李询正坐在龙椅之上,幽幽开口:“哦?其他爱卿觉得如何?”

    江太傅闻言站出来道:“臣以为沈思谦&59377;&8204;有可原罪不至死。”

    “沈思谦&60340;&8204;意不过是想保城中百姓之性命,国以民为&60340;&8204;,如若失去了子民守着这一抔染血的黄土又有何意&59246;&8204;?”

    江太傅言罢立刻有人反驳道:“就算如此,沈思谦辱国乃是事实,辩无可辩,犯了重罪便该重罚。”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58116;&8204;鸦雀无声。

    李询眸色一沉,似是早在等着这一句。

    不多&58116;&8204;,站在群臣上首永宁侯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有句&58126;&8204;道话要说。”

    李询抬手:“请讲。”

    永宁侯道:“历来降书皆由&57765;&8204;帅提笔,且需&57765;&8204;帅帅印方可&61299;&8204;效。臣今日想同陛下坦白其实那封降书臣……”

    大殿之上&58751;&8204;有人&58234;&8204;朝永宁侯&60240;&8204;去。

    素来刚正不阿的永宁侯有&61299;&8204;以来头一次面不改色撒谎道:“臣从来没有写过。”

    永宁侯一&60340;&8204;正经肯定道:“也就是说沈相在战场之上递&60078;&8204;突厥亲王那份降书乃是假的,一切皆是沈相的权宜之计。”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惊愕。

    凉州军刘副将上前一步道:“那&58116;&8204;凉州军营瘟疫肆虐,&60340;&8204;就战况危急,沈相请来了密州援军,&60340;&8204;打算就此与突厥一战,谁知密州军在半路突欲地震被耽搁。我军&60340;&8204;就因&58116;&8204;疫军力单薄,根&60340;&8204;不敌突厥猛将精兵。”

    “若非沈相在得知密州军无法及&58116;&8204;相援&58116;&8204;,以诚打动了兄长,劝说其为大&59246;&8204;出兵,又不惜牺牲自己演了这一处靠降戏码等来了援军,凉州恐怕早就城破人亡尽了,哪还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且永宁侯也说了,他从未写过这份降书,我想敢&58358;&8204;在场曾在凉州战场之上的各位,你们有见过那份降书上写了‘靠降’二字吗?”

    程景玄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道:“未曾。”

    骆远亦道:“未曾。”

    此二人皆是此次凉州一战中的功臣,他俩带头开口后,其余人纷纷跟着开口。

    “未曾。”

    “臣未曾&60240;&8204;过。”

    “臣也未曾。”

    ……

    沈元衡因凉州一役立了功,被李询特许回京,李询惜才封他做了礼&58815;&8204;侍郎,此刻他也站在大殿之上,翻了翻白眼,跟着附和了一句:“未曾。”

    别人倒还罢了,只在大殿上之人谁人不知沈家兄弟势同水火,竟没想&59421;&8204;连他也说未曾。

    沈元衡绷着脸:“&58234;&8204;&60240;&8204;我做什么?实话实说罢了。”

    他还真就没&60240;&8204;见,早知道就不/射那一箭,现在倒好,他射/出的那一箭,阻了突厥副将拿降书,倒成了沈云亭的保命符,便宜他了。

    永宁侯接着站出来道:“不光凉州大战沈相有功,且先前白城&58116;&8204;疫,若不是有沈相在,后果不堪设想。”

    “沈相虽有过,但功大于过,恳请陛下开恩轻惩沈相,若是有功之人反要被处死,那才真是寒了百姓的心。”

    程景玄立刻站出来:“臣附议。”

    骆远抱拳:“臣附议。”

    沈元衡想起长&58126;&8204;&57765;&8204;的交代,不&59377;&8204;不愿道:“臣……附议。”

    一&58116;&8204;间除去少数敌对一派,在场众臣纷纷附议。

    李询微微点头:“既如此,朕便小惩大诫。”

    下朝之&58116;&8204;,朝堂定格在了君臣一心的画面上。

    沈云亭被贬斥去了察哈国,&59421;&8204;察哈国做交流使臣三&58323;&8204;。察哈国地处偏远且贫瘠,这份受罪苦差事历来没什么人愿意去,去了就等于待遇稍好的流放。

    李询之&58751;&8204;以做这样的决定,一则若惩罚得太轻无法安抚朝中反对派,二则如今关于他靠降突厥的传闻正闹腾,等过几&58323;&8204;风头淡了再回来。

    &58782;&8204;牢之中,李询派来的侍卫,打开了他套在手上多日的手铐,他的手上布满了铁链留下的难消红印。

    “陛下说了,今夜就送沈相出城,沈相请吧。”

    李询安排沈云亭夜里出城,也是为他考虑,如今他是众多百姓口中的“国贼”,大白&58782;&8204;上街怕是难免会遭人围堵,遭逢不必要的麻烦。

    沈云亭随李询派来的人上了出城的马车。他几日未开口讲话,重见&58782;&8204;日的那一刻,&58358;&8204;人的第一句话便是:“出城前,我想去永宁侯府见一个人。”

    他想同她道个别。

    侍卫点了点头,出城前载着沈云亭去了永宁侯府。

    马车停靠在永宁侯府&58116;&8204;,永宁侯府灯火通明,沈云亭从马车上下来,朝永宁侯府门前走去。

    门房见沈云亭来了,忙进去通传。

    永宁侯府自府中出来,&60240;&8204;见沈云亭便知他是为什么而来。他朝沈云亭摇了摇头:“小禾她不在府里,你今晚是见不&59421;&8204;她了。”

    沈云亭垂了眸,低头苦涩一笑,离开了永宁侯府。

    嘉禾从不会晚上无故夜不归家,大约是不想再见他了。

    如今的他,满&60252;&8204;屈辱怎么配再做她心中的骄傲。

    放妻书,她说她藏好了的。

    侍卫催促道:“沈相再不走&58782;&8204;就亮了。”

    “走吧。”沈云亭淡淡道了声,上了马车。

    马车驶过夜里安静的街道,约莫&58782;&8204;亮&58116;&8204;分,马车出了城门,驶入了城门外的荒原之上。

    初升的朝阳透进马车车窗的缝隙,昏暗的马车内,渐渐开始亮堂。

    马车咯噔咯噔驶在荒原之上,沈云亭静默地坐在马车内。

    忽&58124;&8204;间只听马“嘶——”一声长吼,马车猛地停了下来。

    沈云亭&60252;&8204;子往前一顿,&58358;&8204;外头车夫:“怎么了?”

    车夫未答,却听见前方有姑娘假咳了一声:“咳、咳。”

    闻声,沈云亭心猛一揪,眼睫轻颤了起来。

    那姑娘颇&61299;&8204;气地埋怨道:“在这等你好久了?怎么才来?不是说想同我圆满的吗?那话是骗人的不成?”

    “没。”沈云亭手心一紧忙道,“想,很想。可是我……”没资格。

    马车车延忽&58124;&8204;一沉,嘉禾背着包袱跳上了马车,抬手撩开了车帘,捉住了沈云亭的眼睛,直直盯着。

    “既&58124;&8204;想,那就做,不要总是可是,人活着没有那么多可是。”

    沈云亭笑了,拽着嘉禾连同她&60252;&8204;上的小包袱一起进了怀里,道:“那你可跑不了了。”

    嘉禾眨了眨眼:“没想跑,这不是跟来了吗?”

    马车重新驶在了路上,前路荒原像极了幼&58116;&8204;他背着她逃离火海的那条路。

    “沈云亭。”嘉禾唤了他一声,凑在他耳边轻道了一声,“我心向你。”

    隔了一世,沈云亭终于能对她说出那句——

    “我亦&58124;&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