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猜怎么着?他现在居然在网上写网络小说呢。而且啊,他刚刚完成了一部长达接近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名字叫做《销售勋章》。”
说到这里,老王的脸上露出了一副钦佩的神情,仿佛对老丁的成就,感到十分惊叹。
“啊?”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感到既惊诧又有些平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在我所认识的同事当中,老丁刚进入工厂时,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在写作方面的专长。
那时候,厂区里的午间大喇叭会定时播放一些文章,而每半个月一期的厂报,更是成为了大家获取信息和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渠道。
无论是新闻报道、通讯,还是游记、短篇小说等等,每天每期都能听到或看到覃学的作品。
而这个覃学,其实就是老丁。他以其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迅速在工厂里崭露头角,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文学青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推进,曾经那座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工厂,也迎来了它的变革。
工厂里那高高矗立的大喇叭,曾经是每天清晨唤醒工人们的第一声问候,也是传递各种通知和消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如今它却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再发出那熟悉的声音。厂报,作为工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改革的浪潮中悄然消失。
与此同时,那些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文体活动,也逐渐被边缘化。曾经热闹非凡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如今已变得冷冷清清;文艺演出、运动会等活动,也不再是企业鼓励的项目。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老丁也经历了工作的调整。他从原来的岗位来到了我所在的销售部门,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市场营销专员。据我所知,他负责的区域是中国的西北地区。
令人惊讶的是,老丁在销售领域的表现,竟然与他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如出一辙,仿佛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神奇的相通之处。
尤其是在他刚刚转行的头几个月里,他的销售业绩,就已经引起了当时董事长的高度关注。
那时候的老丁,无论是到财务部门报销费用,还是前往相关分厂协调产品售后事宜,都给人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他所到之处,似乎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为他保驾护航,让他一路畅通无阻,就好像背后有一座坚不可摧的靠山一样。
实际上,这并非是老丁有什么特殊背景或者关系,而是他卓越的销售业绩,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在那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一个销售经理,如果能够取得出色的业绩,那么他回到公司后,自然会受到领导们的格外重视和青睐。
那时候的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需要在北京和其他城市之间往返奔波,参加各种各样的展会活动。而在这些频繁的旅途中,我常常会在火车上与一个人不期而遇,他就是老丁。
每次见到老丁,他总是手不释卷,手中拿着一本不同的世界名着。无论是在拥挤的车厢里,还是在漫长的旅途中,他都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仿佛周围的喧嚣与他毫无关系。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他:“老丁,你怎么每次都带着不同的世界名着啊?”他微笑着回答道:“从鞍山到北京再到乌鲁木齐,这一趟下来要八十多个小时呢。每次一个来回,基本就能啃完一部外国名着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八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漫长而无聊的等待,但对于老丁来说,却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阅读时光。
从那以后,每次在火车上遇到老丁,我都会对他多一份敬意。我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这种精神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显得与众不同,让他成为了一个有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