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712章 天子巡狩
    翌日,大清早。

    来到都察院值房,严成锦重掌都察院后,最大的好处不是升官。

    而是不用再批阅疏奏了。

    内阁的疏奏量惊人,尤其是他改制后,各地都出现了不寻常的状况。

    比如鞑靼成了大明的布政使司,茶马易市重开,鞑靼人可以出入大明的边城。

    这就会引来许多矛盾。

    在都察院,郑乾和刘来等人会阅疏奏,重要之事,才会呈递给他。

    “方学的通州段修缮完成,就在这两日回京,当替他请乞升左副都御史。”严成锦暗自思索。

    有第二工具人方学在都察院阅奏,自己除了喝喝枸杞茶,就是等着下值。

    郑乾面色凝重走进来“大人,曹大人请乞致仕了。”

    入狱清名被毁,曹元性子刚硬,又是名门出身,岂会忍受这等屈辱?

    没问几句,就请乞致仕了。

    严成锦问道“陛下知道吗?”

    曹元很聪明,牵扯到王云成,弄不好还要被流放和处以极刑。

    只要被官抓住蛛丝马迹,无罪也能给你说成死刑。

    致仕,无伤退休实属上策。

    “王鏊大人亲自去了乾清宫。”郑乾道。

    此时,乾清宫。

    弘治皇帝穿着修长常服,端坐在蒲团上,身前的小御桌摆放着糕点。

    小御桌上,书管子放了一个时辰了,却一页也没翻。

    萧敬知道,陛下心中有事,遣散了大殿中的奴婢,免得碍眼。

    王鏊躬身道“陛下,曹元请乞致仕了。”

    弘治皇帝眉宇之间微微动了动,面色却平淡似水。

    大殿中安静下来,王鏊以为他没听到,抬头却发现,陛下正看着自己。

    “曹卿家说了什么?”

    王鏊道“还未查出太多线索,臣确信他与王云成有私,特来请示陛下,可否抄家?”

    抄家更方便彻查,底细一览无余。

    但曹元毕竟是朝廷的二品官员。

    “准乞致仕吧。”

    王鏊心中轻叹一声,陛下还是太宽仁了,应当像秦朝那样,整饬吏治,严明律法才是。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天下吏弊屡禁不止。

    严成锦常说,除了京城之外,十三道布政使司依旧贫苦饥寒,不能果腹。

    但他却不信,京城的百姓富余有银,十三道地方就算再查,又能差到哪儿去?

    许久后,他才吐出几个字“朕想南巡,看朕治理的天下!”

    不能偏听偏信,他不相信严成锦的话,毕竟,此子就算有十成也会说成一成,就算是盛世,也会说成堪堪温饱。

    萧敬瞪大眼睛,陛下平日微访就罢了,还要南下江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鏊心中震惊,直言道“陛下若南下,朝中大事谁来把持?沿途损耗靡费,也惊扰沿途百姓。”

    朝中事务众多,是皇帝不能离开京城的原因之一。

    一旦离开,就会被认定为懒政失职,昏庸!

    还有随行的仪驾,皇帝出行,护卫必定成千上万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是一笔庞大的靡费。

    不啻于调动军队打仗。

    “朕想南下看看,诸府州地,究竟如何了?”弘治皇帝喃喃自语。

    王鏊想再说什么,却被抬手阻拦,萧敬把他请了出去。

    出了乾清宫,王鏊来到内阁。

    刘健失声道“陛下想南巡?”

    陛下喜欢深夜微访,瞒着诸公偷偷出宫,诸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鏊点头“愚弟亲耳所闻,王云成贪墨钱银,陛下,是想亲自巡访,震慑地方官员。”

    朝廷会派巡抚大臣,在各方考察,将疏奏传回京城。

    但毕竟不是长驻,难以看住。

    “陛下心意坚定,只怕难以动摇。”

    谢迁担忧道“陛下若离京,难道又太子来把持朝政?”

    东宫,

    朱厚照看向小太监,瞪大眼睛一副气呼呼的样子“狗皇帝要南下游玩?”

    小太监跪在地上,不敢回应。

    朱厚照又郑重地问“带不带本宫和皇孙?”

    严成锦白了他一眼,你当是全家一起旅游?

    小太监不敢回答,只能支支吾吾地道“听内阁的大人说,似乎是要太子殿下主持朝政。”

    “狗皇帝!就知道他想让本宫监国!”朱厚照气得跳起来。

    严成锦看向那小太监“诸公何意?”

    “刘公和谢公等大臣,还有六部和九卿的大臣,都去乾清宫了。”小太监道。

    朱厚照早就听说江南好玩,还有烟花画舫,绝色歌姬,身为储君,他还没见过呢。

    “不许本宫出宫,自己却想着偷偷下江南。”

    此时,乾清宫。

    刘健等老臣站在殿门外,躬身劝阻。

    “陛下是天生的上智圣人,不可沾染不良的习气,南巡不仅惊扰百姓,劳民伤财,朝政也无人处理。”李东阳躬身。

    “李公所言甚是,应当克制私欲,奋发上进才是啊。”

    诸公的劝阻宛如和尚念经。

    弘治皇帝道“鞑靼已被平定,北方无患,朕为何不能离京?”

    “鞑靼虽除,可还有瓦剌,陛下不可轻视啊!”刘健苦口婆心。

    弘治皇帝有些烦了“诸公位列朝臣,在家中坐食实封租税,朕若也坐守在宫中,不思虑百姓,帝业就会败坏。”

    诸公顿时哑口无言,体察民情,应该如何体察,不就是微访?

    严成锦听到弘治皇帝这番话,也觉得有理。

    京城繁荣,但地方却贫苦,弘治皇帝不走出去看,会误以为其他地方,也如同京城这样繁荣。

    朱厚照走进大殿中,躬身“诸师傅有理,父皇出宫惊扰百姓,道德就会败坏,光辉圣名就会骤然隐没。

    儿臣愿替父皇巡守江南,承担这恶名。”

    诸公目瞪口呆的看向朱厚照,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咋皮就这么痒呢?

    弘治皇帝眸中露出杀人的目光,瞪了朱厚照一眼,吓得朱厚照退了一步,自动跪在地上。

    不过,今日无心情责罚朱厚照。

    李东阳看见严成锦,小声道“天子巡狩非同小可,你快劝劝陛下。”

    诸公的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

    严成锦面若清风,水波不兴,“陛下欲何时巡狩?臣听闻,出巡要挑良辰吉日,可令天下风调雨顺。”

    诸公面色大惊,让你劝止,不是让你替陛下想出巡的日子啊!

    这等劳民伤财的大事,严成锦竟不按常理出牌。

    刘健等人皱着眉头,有些生气了。

    弘治皇帝面色舒缓了些,严卿家懂朕,“朕问过钦天监,六日后是良辰吉日,礼部同司礼监准备。”

    巡狩,的确劳民伤财。

    且一玩就会上瘾,容易沉迷懈怠,松了这口气,就很难崩起来了。

    弘治皇帝前脚跑了,朱厚照后脚肯定也会跑。

    严成锦眸中微动,意味着有六日,令陛下放弃巡狩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