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71章 霸道臣子
    弘治皇帝在思考的问题是。

    从秦王焚书坑儒,到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和心学,不过帝王治理天下的工具,没有对错,能顺应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就会被帝王尊为国学。

    他亦有自己的想法,若能看见心学是对朝廷和天下的善政。

    不必多言,他也会奉为国学,就如秦王汉武时那样霸道。

    可是……

    它终究只是朕的猜想,还得不到证实。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听闻,陛下去了良乡藏书阁听心学,似乎是动心了。

    “伯安兄有几成把握,辩赢堂上诸公,不必谦虚,直接告诉在下。”

    陛下听了心学,或许会问起王守仁,需先做好准备。

    王守仁不明所以“在下为何要辩堂上诸公?”

    “此事,不仅与科举有关,与伯安兄的抱负也有关。”

    王守仁双眸茫然,他的抱负不是做官,而是成为圣人“老高兄,究竟是何事?”

    “不瞒伯安兄,在下所出的考题,就是心学。”

    王守仁怔住了,眼角渐渐发亮,虽知严成锦或许有其他算计。

    此时,还是仍不住落下眼泪。

    老高兄是一直开导他领悟心学的人。

    难怪了,陛下会忽然去良乡听心学。

    “若冒大不韪,在下有十成把握辩赢诸公。”

    真是个自信的家伙……

    “大人,陛下召您去奉天殿。”正在这时,姜文走进来。

    都已经快要下值了,陛下叫他加班,看来是有要事商议。

    严成锦掏出三两银子“内阁和六部也在,还是只召本官一人?”

    “内阁和六部的九位大人都在。”小太监接过银子乐道。

    内阁和六部都在,陛下召他商议,应当是科举取士。

    思索片刻,严成锦匆匆来到奉天殿,踏进大门时,明显感受到目光的压迫。

    内阁和六部官员怒目而视,弘治皇帝面色如常。

    “你竟以心学为考题?”熊繡小声。

    “臣便知道,此子的学问还是太浅薄了,竟会信心学那样的学说,陛下,不如由臣来担任主考官。”

    张升接着谏言。

    严成锦也想将主考官的帽子摘去,单是在贡院闭关三日,就让人直呼离谱。

    再说,他也不缺门生党羽,科举于他无用。

    可陛下似乎认定了他,非要让他来一次。

    弘治皇帝抬起手,将大殿中的争吵压下“先听严卿家说说,为何要设立心学。”

    在良乡,听了将近半个时辰心学,触发了对秦王汉武的思考,也并非毫无所获。

    严成锦道“朝廷取士,乃是为了取能任用之士。

    四书五经已考了近百年,明朝却无圣人出世,可见儒学的道理,已经讲完。

    心学与儒学有莫大的关联。

    秋闱,由各府单独出题,即便在北直隶先试行,也不会影响天下考生。

    朝廷可记录下心学取士之人,是善政,还是弊政,十年必见分晓。”

    严成锦有十足的把握。

    此时推行心学,与上一世,弘治朝和正德朝推行心学,大有不同。

    良乡的科学已成了雏形,再加上心学揭开思想封印。

    对于大明,就像干柴遇到了火烈。

    熊繍辩驳地问“你的意思,以心学取士,大明会再出一位圣人?”

    “本官并未这么说,本官说的是,或许、大抵、恐怕,并非言之确确,熊大人莫要污蔑本官。”严成锦看向熊繍,许久没弹劾了。

    熊繍只是为了反驳他而反驳,并非是为朝廷着想。

    刘健和李东阳几人的儿子,要么已经宣布考不上科举,要么已经安排了官职,与他们的利益关系不大。

    他们在乎的,仅是心学能否被尊为国学。

    熊繡似乎只是为了辩倒他。

    刘健捋着胡须,道出了百官的担忧“虽然秋闱,只在北直隶考察,以心学取仕,可终究未得到验证。”

    “若推行后无用,下官便引咎辞官。”

    严成锦估计,就算辞官了,等朱厚照登基,也会被再启用。

    没准能跳级,直接当上内阁首辅,就好比后世跳槽,涨工资更快。

    熊繍和秦紘眸中微微一亮“严大人如此有信心,心学有过人之处,能在北直隶推行?”

    弘治皇帝瞪了严成锦一眼“别整日将辞官挂在嘴边,将王守仁召来。”

    很快,王守仁出现在大殿中。

    大臣们对王守仁的脸色也不好。

    “朕听严卿家说,王卿家的心学,是从宋景几人身上所悟?”

    “正是,亦与严大人提点,有莫大关系。”王守仁道。

    王守仁的圣人尊称,是死了很久,世人所封的。

    若能在世成圣,不知对大明和天下,是何等一番景象。

    大肆推行心学,或许能让王守仁立地成圣。

    严成锦道“臣相信,王守仁能成为圣人。”

    王守仁微微躬身“臣必定会穷尽一生,成为圣人!”

    成为圣人需要通晓世间一切道理,对世人有大功德,并且造福天下的人,才能称为圣人。

    你们当圣人是大白菜,想变就变?

    不好好反省就罢了,还敢妄称成为圣人。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答。

    大臣僵硬地拿着持芴牌,像寺庙里的一尊尊雕塑。

    “你可知道,何为圣人?”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

    王守仁微微躬身“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者,即为圣人。”

    岂止是那么简单,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提出的道理,能解决世间一切难题,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的。

    以圣人的学问,来作为取仕的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若是有一尊活的圣人,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何愁盛世不来?

    严成锦打算的是,先在北直隶小范围推广。

    需得先让陛下和诸公认为心学,不是异端的学说,需王守仁来辩驳诸公。

    刘健问“你的意思,宋景、谢丕几人所行,皆为心学。”

    “学生不敢如此自大,但宋景和谢丕所践行的,确实为心学的知行合一。”王守仁道。

    趁着陛下和大臣沉思之际,王守仁继续“陛下方才问,为何将儒学列入科举?

    臣以为,是因圣人的道理能使人明悟。

    心学亦可让人明悟,同样,心学,亦可做为科举取仕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