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472章 弹章为我代言
    田亩算出来了?

    李东阳等人,看向严成锦手中的黄册,如临大敌,面色微变。

    人口锐减,意味着没有耕种田地。

    带来的后果,就是田地荒废,退化成荒地。

    可想而知,黄册中的土地清算,结果也不会太好。

    严成锦满面狐疑,本官捧着黄册,你们怎么都没反应,这就是你们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黄册啊!

    “陛下,田亩统计出来了,这是黄册。”

    他不得又提醒了一遍。

    弘治皇帝面色微微抽动“朕…朕知道!”

    一直催促着户部加快算出来。

    可此时,黄册就捧在他面前,他却迟疑地不敢接。

    兢兢业业数十年,积累起来自信,变得荡然无存。

    “萧伴伴,帮朕呈上来。”萧敬刚走出一步,弘治皇帝又忙改口“严卿家,还是由你呈上来吧。”

    谢玉为何那么快算出来?

    黄册中的耕地与洪武年的比,缩水了将近一半,导致清算工作大大减少。

    洪武年二十六年统计,天下水田共有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到了现在,只剩四百二十三万八千五十八顷。

    才一百零九年的时间,就缩减了一半。

    洪武年的疆域,比弘治年更辽阔,但这绝不是耕地缩减的理由。

    “成锦啊,你看过了吧?是多了,还是少了?”弘治皇帝笑容可掬,抱着一丝期望。

    人性的本质中,有一种对奇迹的期待。

    就像人天生的懒惰和贪欲,自然而然。

    每当遇到绝境时,总祈祷着会有奇迹出现。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奇迹呢?你又不是王守仁。

    严成锦不忍心打击他,不知弘治皇帝看了会是什么反应“陛下自己看吧。”

    弘治皇帝面色僵直,他深吸了一口气,恢复往日的神态。

    朕治理的天下,难道是历代先皇中最差的?

    不,朕不信!

    鼓起勇气,如同打仗憋起来的士气,一鼓作气翻开黄册,动作竟有几分粗鲁。

    李东阳等人,心脏不由自主地绷着,不敢出气。

    大冷天的,陈清不停地抬起手,抹去额头上的热汗,紧张无比,望着陛下手中的黄册。

    同他一样汗如雨下的,还有户部尚书韩文。

    黄册算出来了,应当先交给他们户部才对。

    严成锦竟直接交给陛下,他们没看过黄册,心里没底,反倒更紧张了。

    弘治皇帝翻开黄册的第一个页,紧接着又翻开第二页。

    一阵寒意从背脊袭来,蔓延至身,四肢百骸。

    四百二十三万八千五百多顷,映入眼帘,竟然只剩……

    “陛下?”

    “陛下您无事吧?”

    见他一动不动,李东阳急切地出声询问。

    严成锦想伸出手,摸摸弘治皇帝的鼻息,可是……

    他不敢。

    汪机直勾勾地望着弘治皇帝,通过他体态的轻微颤抖,判断陛下还有生机。

    并未上前号诊。

    弘治皇帝凝视着黄册,平静地吓人,反倒笑了出来“十五年了,朕治了个什么天下?哈哈哈”

    洪武二十三年的八百万顷,变成了四百万顷。

    这不是昏庸。

    是无能,无治世之能,无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之能。

    十五年兢兢业业,治了个寂寞……

    “陛下,臣有弹章,要弹劾。”

    严成锦从袖口里,掏出了一本弹章。

    陛下都这样了,你还有心思弹劾?萧敬白了他一眼。

    李东阳等人愤然怒视着他,现在是弹劾的时候吗?

    这弹章,是严成锦谨慎修改的,与土地隐没,有极大关系。

    藩王大计,得出消息,一批老臣与宁王有往来。

    平时,想要清除十几个大臣,必定天崩地陷,朝野震荡。

    但如今陛下盛怒,若发现大臣与土地锐减有关,就能主持正义了。

    “朕不想看弹章,户部!短短百年,水田竟锐减到如此地步,你们竟无人向朕禀报!”

    韩文心里憋屈得慌。

    弘治四年在位的户部尚书,是周经,是王佐。

    若不是进行朝的清查,是查不出来的。

    而他才当上户部尚书两年,让他上哪儿报去?

    且,户部田亩、税赋和官饷,分开管制,掌管的鱼鳞图册的官员,是左侍郎陈清啊。

    陈清颤巍巍地道“臣督管不力,年迈体衰,恳请…恳请陛下,准许致仕。”

    朝廷水太深了,还是回老家种地好。

    此刻,他竟羡慕起刘大夏来。

    “朕想知道,水田去哪儿了,它总不能像流民,长腿跑了吧?”

    弘治皇帝压抑着怒意。

    常有御史弹劾官员侵占土地,投献民田,批阅的疏奏多了,他能隐隐猜出其中缘由。

    严成锦不敢说,士绅和大臣隐没的水田,有没有一百万顷。

    真有一百万顷,陛下又该如何?

    “陛下,此时和明初,不能相提并论,明初藩王不多,而今,实封的亲王,由明初二十五位,增加到了五十六位!都有邑地啊!”

    “还不算就潘的王爷,以及皇室占去的皇庄。”

    陈清为难道“或许…或许还有许多水田,藏在士绅手中,为了避税而未报。”

    早在彻查时,他便想过了这一日,留了准备。

    大殿中恢复沉寂,严成锦欲言又止,陛下,你还不如直接看臣的弹章呢。

    他伺机行事,弘治皇帝在气头上,还不能递交弹章。

    “若陛下想彻查,不妨先京城查起。”李东阳道。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此事,由两京十三道御史清查如何?”

    “臣也是这般想的。”

    吴宽微微躬身领旨。

    终于将话题拐回来了,严成锦微微作揖“陛下,臣有弹章,要呈阅。”

    弘治皇帝终于想起严成锦来了。

    他的目光落到严成锦手上,只见他手中捧着一本疏奏。

    “你要弹劾礼部主事,王云凤。”弘治皇帝诧异。

    王云凤是成化二十年进士,是前朝户部尚书王佐之子,山西有名的豪绅大户。

    从王佐起,不知得田地多少。

    不过,就算严成锦不弹劾他,他也活不了几年,不如提前养老。

    弘治皇帝看完弹章,满面怒容“王云凤敢隐没山西的田庄?!”

    “臣还有第二封弹章。”

    “第二封弹章,弹劾大理寺魏璋。”

    “第三封疏奏,弹劾太仆寺白思明。”

    “第四封疏奏,弹劾吏部给事中韩鼎。”

    “第五封疏奏,弹劾刑部主事韩绍宗。”

    “第六封疏奏,弹劾工部郎中魏绅。”

    ……

    “第十封疏奏,弹劾兵部给事中孙隧。”

    看见严成锦掏出五封弹章时,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惊讶得合不拢嘴。

    当看到他一口气掏出第十封弹章时。

    弘治皇帝的下巴,早已震惊地掉到地上。

    你竟然在袖口里藏了十封弹章,这是屯了多久?你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