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439章 藩王大计 (第一更)
    十王府,

    朱宸濠走进自己的府院中,不知弘治皇帝召他们进京,会如何考核?

    以历朝历代分析,藩王醉生梦死,才对皇权没有威胁。

    但弘治皇帝反其道而行,召他们入京,教授如何治理藩国,这造反后,岂不是可以直接当皇帝?

    不过,他坚信陛下是有所仰仗,分析种种后,得出一个结论。

    陛下太自信。

    以为以朝廷的兵备和财力,足以镇压任何藩王造反。

    但陛下忽视了一点,本王囤积的兵力和财力,远超他的预估。

    “王爷,兴王求见!”季管家走进来禀报。

    所谓十王府,并非十座王府。

    而是一座巨大的府邸,其中分离出一座座小院,犹如小型的皇宫。

    乃是借鉴唐朝的十王宅所建。

    朱祐杬站在大门前。

    入京的十位王爷中,唯独宁王的封地最好。

    藩王们一直在各自的封国,素未谋面,走在大街上也未必认识,与宁王没有丝毫交情。

    但这次入京考核,大家都是难兄难弟,应当联合起来。

    朱佑杬走进来,哈哈大笑“宁王与我同年同月生,真是缘分!”

    虽然同年同月生,朱佑杬和朱宸濠长相,大为不同。

    朱祐杬与弘治皇帝有几分相似,而朱宸濠,则像是隔壁老王生的。

    朱宸濠十分恭敬,并没有因为兴王家财远不如他儿轻视。

    他畅怀笑道“听说兴王想搬来江南,与我做邻居?”

    “陛下不许,我想搬也无计可施,江南好,宁王的封地让人羡慕。”兴王呷了一口茶,看了眼宁王。

    朱宸濠绞尽脑汁,帮他出谋划策“内阁三公和六部,不会插手请乞,

    据本王所知,除此六人,还有一叫严成锦的御史,或许能说动陛下。”

    先让兴王去试试陛下的态度。

    要是兴王去见严成锦不被伤饬,那他去见严成锦,也没事。

    竟忽悠本王去见朝廷重臣,不是好东西,朱佑杬轻笑道“不敢见,还是等考核完成再打算。”

    不知陛下要考核什么。

    若冒然见大臣,到时候被评为低等……

    他想评为上等,没准到时候,请乞封地就简单了。

    十位藩王陆陆续续进京,住进十王府。

    唯独寿王还没有来。

    ……

    皇宫,

    大臣们聚集在大殿中,召集十位藩王入京,是要讲授如何治理藩国。

    相互探讨后,得出一个结论。

    如同经筵那样,给藩王们讲学,随后,再考核。

    刘健道“上等者可返回封地,下等者留下,与下一批藩王一同,继续孜孜以求。”

    藩王的封地,就占据大明近乎五分之一的疆域。

    而藩王的痼疾,自古以来就极为严重。

    他们在封地实行暴政,百姓就会溃逃,如此一来,田地就无人耕种,需朝廷拨银养活。

    总言之,藩王制是大明的财政毒瘤。

    想要实行盛世,必须整饬藩王。

    弘治皇帝不指望他们像自己一样贤明节俭,只求不犯事,以身作则就好。

    他看向内阁,又看向都察院“藩王的年间大计,就由内阁和都察院来操办吧。

    连朕对大明律都不熟悉,更遑论藩王。

    藩王远在封地,朕鞭长莫及,更需要知道朝纲法纪,以身为则才能治理国民。

    这次讲学,都察院需让藩王知晓大明律。”

    对大明律最熟悉的衙门,就是三法司,而都察院监察朝野,最适合担当此则。

    吴宽微微躬身领旨“臣遵旨!”

    他发愁了,不知道该从哪里教起,便对禀报“整个都察院,唯严成锦对大明律最熟悉,不如由严成锦来当讲官?”

    “下官资历尚浅,才区区四品官员,怎敢向藩王讲学。”

    内阁和九卿都是嘴上有毛的人,他还是个无毛小子。

    若给藩王讲学,或许会被藩王齐声轰下来。

    “本官以前在吏部当值,刚来都察院不久,对明律不如你熟啊。”

    “可下官来讲,只怕难以服众……”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知道此子不弹劾时,都在看大明律“就由严卿家来讲吧。”

    “……”

    严成锦想让十位藩王,沦为流民,丢入流民的草棚。

    大明有两位极为节俭的皇帝,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朱祐樘。

    朱元璋乞丐出身,深知一茶一饭来之不易。

    当了皇帝后极为节俭,还定了律法,用膳最高规格,只能四菜一汤。

    弘治皇帝更不必说。

    给藩王讲明律,还不如让他们去当流民。

    明日,就是给藩王讲学的日子。

    下值之前,严成锦受朱厚照邀请来到东宫,他正在庭院里给小母马配种。

    一旁的小太监们准备了粮草。

    “殿下怎么不让刘文泰来?”

    “他会禀报父皇,这战马的马种优良,若能一生二,二生四……本宫就能省很多银子。”朱厚照算得很明白。

    严成锦道“殿下叫臣来,就是为了看这个?”

    “不是,本宫想买五十匹母马,由大黑马给它们配种,生出一堆战马来。

    可本宫的舅舅去了海外,无人操办,就放在你的府邸如何?”

    老高这家伙的府邸,有专门伺候鸡鸭羊鹅的丫鬟。

    且他有一座新院,养在那儿,还不容易被父皇发觉。

    严成锦摇头“臣先禀报陛下,若陛下同意……”

    这样便等于拒绝朱厚照。

    朱厚照绝不敢让弘治皇帝知道,不是怕挨揍,而是怕两匹战马充公。

    翌日清晨,

    严成锦整理衣冠,穿上了御赐的麒麟赐服,来到文华殿。

    九位藩王已落座,还有一个最远的寿王没来。

    朱宸濠打量着讲台上的文生,看绯袍是翰苑的御史。

    朱祐杬正襟危坐,一副儒生的形象。

    严成锦还是头一回见到九个藩王,道“由下官给诸位藩王讲学,还请各位藩王介绍,以便下官评等论级。”

    朱宸濠率先道“宁王!”

    “兴王!”

    “汝王!”

    “益王!”

    “泾王!”

    “荣王!”

    ……

    严成锦的目光落在朱宸濠身上,坐姿挺拔端正,一看就是好学生。

    “下官要将大明律中的户律,今日第一讲,题为以籍为定。

    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兔、避重就轻者……”

    刚开始将没多久,除了宁王和益王外,其余人等,皆露出了倦意。

    半个时辰后,干脆爬在台上睡了,和朱厚照一个德性。

    “讲官可是都察院御史,严成锦?”朱宸濠问道。

    兴王朱佑杬眼前一亮,道“你就是严成锦?”

    “还请宁王和兴王专心听讲,莫要问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买皮~

    不知大明的化妆术怎么样,他打算明日化个妆来。

    奉天殿,

    小太监来禀报弘治皇帝“陛下,除了宁王、益王、兴王外,其余几个王爷,都睡了。”

    这些不成器的家伙!

    品性低劣,在封地作乱,朕教他们治理封国,还不承朕的美意。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便道“传严成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