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31章 大明铁师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眼睛直勾勾盯着严成锦。

    江南的生丝掉价了,严成锦买生丝做什么?还有,为何生丝突然就掉价了,他想不明白。

    “你买生丝做什么?”

    严成锦微微躬身“臣想织造丝绸,等织机做出来,良乡便会成为江南那样的丝绸之地。”

    一个时辰前,他还在良乡发大米,却被陛下召回宫。

    严成锦早有意让良乡商会,入局丝绸生意。

    想挤进十大商会,就要涉足大明的三大生意,丝绸、茶叶和瓷器。

    但丝价一直居高不下,这样做出来的丝绸,与徽商和晋商比,毫无优势。

    且丝绸生意都由晋商和徽商把持着,他想买,也买不到那么多生丝。

    眼下,正是入局的好机会。

    弘治皇帝担忧的道“江南的丝价掉了,你就算织出来丝绸,也卖不出去。”

    “陛下,若刘瑾能将大船夺回来,丝价还会涨的。”严成锦镇定道。

    就算是王守仁,也无法剿灭倭寇,剿了这批,还会有新的倭寇。

    能解决倭寇的办法,

    唯有开海禁。

    海外贸易有巨大的利益,且不提弗朗机和大食喜欢丝绸和瓷器。

    最靠近大明的岛国、琉球和朝鲜,都有巨大的商品需求。

    他们的手工业极为落后,各项技术远不如大明发达,需大明物资。

    巨大的利益,会滋生一批批倭寇。

    开了海禁,商人可以自由出入海外,进行贸易。

    倭寇反而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此时,再有朝廷打压,倭寇会很快消弱下去。

    李东阳脸上的表情,渐渐转为好奇,道“这与刘瑾有什么关系?”

    严成锦想了想,道“备倭卫与倭寇在东南交战,引发了商人恐慌,等安定下来,丝绸价格自会上涨。”

    这当然不是因交战。

    而是等王守仁从江南撤回来后,很快就会出现新的倭寇。

    到时候,丝价定会大涨。

    就看刘瑾多快把大船夺回来了。

    内阁和六部大臣若有所思。

    韩文愁着一张脸,江南三大商品价格都降了,必定会影响商税的税收。

    “看来靠刘瑾了。”

    没想到,朝廷派人去平倭,还会影响丝绸的价格。

    这几日,弘治皇帝和内阁六部,都留心江南呈递上的疏奏,焦急地等刘瑾的消息。

    良乡衙门,

    张贤将良乡商会的士绅召集聚于一堂。

    “良乡要兴办织造厂,你们看着入股吧。”

    士绅们左右相视,目光犹豫不决,早就听说丝价掉了。

    反倒在这个时候入局丝绸生意?

    谢玉心中暗忖,自从加入良乡商会以来,像中了财运似的,家财一直在涨。

    只是,这次他也看不懂了。

    王不岁毫不犹豫“身为商会的副会长,我第一个入。”

    其余三个士绅想了想,决定象征性入股,投一百两银子。

    两日后,

    严成锦看了一眼凭据,王不岁入股最多,五万两银子,怕是把身家性命压上了。

    谢玉和其他士绅入得少,只有区区百两一银子。

    “不怕赔银子吗?”

    “跟着少爷能赚大钱,小人想搏一搏。”王不岁笑道。

    丝绸可是大明的三大生意啊!

    若商会将丝绸生意做起来,他会赚多少银子?

    王不岁乐了。

    …………

    海上,

    刘瑾估摸着快要到岛国了。

    左宗彝吓得有些失神,在望远镜中看见,大大小小的船,停在码头上,“是倭寇啊…”

    刘瑾拿过单筒望远镜,阴恻恻地道“这里是倭国,当然是倭人,左大人,你自己取个名字吧。”

    左宗彝想了想“本官就叫左宗郎。”

    “咱是大当家,尼古拉斯刘瑾,你是二当家,左宗郎,天宝是三当家,天宝君,咱们是打劫的倭寇,你们别露馅了!”刘瑾说道。

    左宗彝深吸一口气“难道倭寇看不出来,这船是他们的?”

    武僧们换上倭寇的衣服,头上包着头巾,咋看之下,也认不出来。

    持着刀枪棍棒,不必说,也会自动将他们归为倭寇。

    半个时辰后,船停在码头。

    刘瑾看见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比松江府的港口还要多。

    “大人,那三艘大船!”亲卫惊喜道。

    三艘大船,在港口十分显眼,像一座小山般占据了许多位置,刘瑾一眼就看到了。

    “杀过去,把船抢回来!”

    “杀……杀过去?”

    左宗彝吓得嘴角猛地一抽,你可真敢说啊,放眼望去,哪里都是倭寇。

    “还是……先商量商量吧。”

    “咱们就是倭寇!凭什么怕他们?”

    刘瑾装成倭寇,就是为了抢船。

    据王守仁所知,倭寇也分许多股势力,倭寇之间争夺,其余倭寇不会干涉。

    朝廷围剿,他们才会一致对外。

    “听咱的,开船过去!”

    两艘大船渐渐靠近,武僧们跳下船,朝那三艘船的倭寇杀去,船上的倭寇被打得措手不及。

    刘瑾抱着一摞漫画下船,看见岸边蹲着几个孩童,阴恻恻笑道“小娃娃,看书,不要银子。”

    那孩童把书接了过去,翻开看了几眼,顿时被画面吸引住,蹲在地上看起来。

    刘瑾摸了摸他的脑袋,走开了。

    沿着屋舍走了几百步,他才把怀里的漫画发完。

    “殿下说,要发完二十万本。”刘瑾暗暗数着,才发了二十本。

    要如何才能把漫画发完?

    他苦着一张脸,打听到这村子叫菅浦村,村上有三千多人,每人一本也发不完啊……

    “我是倭寇,你们这儿的里长呢?”

    “你……你是说乙名?”村民心惊胆战道。

    岛国的里长叫乙名?

    刘瑾有出使多国的经验,很快就反应过来,或许岛国的里长就叫乙名。

    不一会儿,一个清瘦的老头走来,腰间配有倭刀。

    “阁下找我?”

    刘瑾乐了,拖着大箱子过来道“帮咱把这些漫画发下去,咱给你银子。”

    清八郎满眼狐疑,翻看漫画看了几眼,被里头的文字和图画吸引住。

    村民们听说不要银子,主动过来拿漫画。

    三艘大船上,嘶杀声一片。

    倭寇们惊呆了,这群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倭寇”,个个武艺高强。

    左宗彝率领二百多武僧,把三艘大船抢回来,正要起航离开,却发现刘瑾不见了。

    “刘公公呢?”

    “在村里发漫画……”水手道。

    左宗彝气得跺脚,追兵都快要来了,真想把刘瑾丢在岛国,却看见刘瑾兴冲冲地跑回来。

    “快!把咱的漫画搬下来。”

    “搬你娘个腿!快上船,杀了那么多倭寇,一会儿官府就来了。”左宗彝急红了脸。

    刘瑾哭丧着脸,他倒是想走,这二十万本漫画不发完,他哪儿敢回大明。

    “不怕,漫画发完咱再走,这是殿下的旨意。”

    左宗彝气得差点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