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14章 陛下不要夸臣
    从宫里出来,

    严成锦回到府上,看见了一个书生在府门前等候,问道“你爹的病如何了?”

    吴奂满眼感激,躬身道“多谢严大人相助,汪神医稳住了家父的病情,有好转了。”

    汪机来京城十几日,替吴宽开了几味药,稍稍见起色了。

    吴宽一家人万万没想到,这么厉害的大夫,竟然在坊间。

    对汪机好生招待。

    “学生特意来答谢大人的恩情!”

    吴奂从坏中抽出一本册子,打开一看,是狐斋的漫画,第一卷画出来了。

    还配上了对话。

    吴奂继续道“剩下的几卷,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以报答大人的恩情。”

    这漫画不能让锦衣卫看见,严成锦接过之后,收入怀中。

    “陛下不许坊间再画此物,你不可让你父亲看见。”

    吴奂微微点头,迟疑地问“大人,那学生还画不画?”

    “你自己决定吧。”严成锦继续道“只是,若出了问题,不可说是本官指使。”

    吴奂惭愧地点头“这是自然。”

    走进府院中,严成锦看见春晓姐妹二人低头浇花,大棚里暖洋洋的。

    刚种下没几日,放眼望去,一盆盆泥土。

    辣椒在自然环境下,要六个月左右才能收成,南北方不同。

    若天气寒冷,种籽发芽慢,肥力不足,恐怕还要更晚一些。

    “少爷,奴也不知做得对不对,它还没发芽。”千金不确定地问。

    严成锦走近看了一眼,泥土覆盖在花盆上,湿漉漉的,显然刚浇过水。

    “再等等,每日只浇水一回,不可太多。”严成锦说道。

    大棚烧着地龙,空气中的水汽,都沾到了玻璃上,变得有些干燥。

    不过,辣椒喜欢南方热的气候。

    每天浇点水,应该很快能让它们长出来。

    走到正厅,严成锦才将吴奂的漫画掏出来。

    陛下下了禁旨,要如何印制?

    锦衣卫跟着他的行踪,极容易被发现。

    王不岁雕刻印板需要时间,足够锦衣卫查出来。

    严成锦想了许久,只有让陛下改口。

    “少爷,王东家回京城了。”何能道。

    王不岁春风得意走进来,朝严成锦行了大礼“小的见过少爷,许久不见,少爷看起来又健壮了不少。”

    严成锦不喜欢听他拍马屁,道“朝鲜的精盐工坊,可赚了银子?”

    “赚了一些。”王不岁面色忧虑道“韩斯门又来朝贡了,他似乎有急事要见您。”

    使者朝贡见了陛下之前,不得见任何官员。

    非要在朝贡前见他,必定是十万火急的事。

    慎重起见,严成锦是不会见他的,以免被鸿胪寺和礼部弹劾,落人把柄。

    “你与他一同乘船回来,应当知晓吧?”严成锦问道。

    王不岁忙是点头“程大人只怕有麻烦了,韩斯门这次来,是为了禀报程大人收晋城大君为徒的事,这是慈顺大妃的旨意。”

    朝鲜国王算起来是大明的臣子。

    只是,这个臣子有点不同。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贡国,选封大妃,立太子等,都需要大明朝廷册封。

    程敏政收李怿为徒,是严成锦的主意,可以说成私通朝鲜,操控内政的大罪。

    朝鲜离大明极远,消息通常传不回来,但现在,似乎触发了备用方案……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穿着常服,召见了朝鲜的使臣韩斯门。

    这不是偷了藏书馆《宋氏天工》那人吗,怎么又变成朝鲜的使臣了?

    “朕记得你,你偷了藏书阁的典籍。”

    韩斯门脸红到耳根,赔笑道“尊敬的大明陛下,臣已经受过刑了,

    这次来大明朝贡,是受慈顺大妃的旨意,告知陛下,晋城大君拜程敏政大人为师了。”

    慈顺大妃的疏奏,他也不敢扣留。

    朝鲜国王拜师,可不同于一般的坊间收徒,只是认了门生的关系。

    就如同大明的太师、太傅、太保一般,没有实权,却是极高的封号,在官职上属于从一品。

    而且,晋城大君还如此年幼。

    这是想摄国朝xian?

    李东阳微微一惊,程敏政在朝中混的不咋样。

    到了朝鲜,却干得风生水起啊。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谁能想到,程敏政在舞弊案后,还能有东升再起的日子。

    刘健微微蹙眉,道“虽说过拜师无官衔加封,程敏政如此做,是先斩后不奏啊。”

    弘治皇帝看完晋城大君的疏奏。

    程敏政竟打着朕老师的名号,强行将晋城大君收为门生?

    这疏奏实则是慈顺大妃命领议政所写。

    朝鲜与大明朝廷相隔甚远,就算是国王驾崩了,无使臣通报,几年过去消息也传不到京城。

    慈顺大妃是精明之人,疏奏看起来是粗略一提,实则是想让大明陛下知晓此事,避免程敏政有不轨之心。

    “程卿家身为朝廷礼部官员,岂会不知礼数,竟不向朕禀报。”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向刘健三人,目光若有所思。

    礼部尚书张升道“陛下,不如将他召回京城吧?”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道“李卿家以为呢?”

    李东阳摇头沉思“程敏政是严成锦谏言,才去了朝鲜。”

    “李卿家言外之意,程敏政这次收徒,与严成锦有关?”弘治皇帝问道。

    韩斯门心头微微一惊,早就听闻大明朝廷有三位厉害的阁臣,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叫李东阳,果然厉害,一猜就猜到了。

    他受到信的时候,就知道是严成锦所为。

    刘健和谢迁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点头,道“臣等以为,大有可能。”

    “召程敏政回来,让严成锦当面对质便知。”秦竑说道。

    弘治皇帝微微有些被期满的感觉,派程敏政驻守朝鲜,便是让他有事及时禀报大明。

    如今他收了晋城大君为门生,竟不向朝廷禀报。

    难不成真想借大明的名义,摄国朝xian?

    “内阁留下,六部先退下吧。”

    等六部官员都退出去后,弘治皇帝才道“宣严成锦开见朕。”

    半个时辰后,严成锦随着小太监走进殿中。

    “可是你让程敏政收晋城大君为君呐?”

    弘治皇帝幽幽问道。

    严成锦微微躬身道“回禀陛下,是。”

    来这之前,早已准备了几手,不怕陛下问起。

    只怕陛下把程敏政召回京城,这样驻朝的使馆就没了。

    弘治皇帝嗤声问道“为何要如此做?”

    “如之前与陛下所说,想让朝鲜出兵剿灭建州。”严成锦道。

    秦紘道“这小子为何执意如此?”

    严成锦不理他,看向弘治皇帝“敢问陛下,今后可有出兵鞑靼的打算?”

    弘治皇帝重重一叹“朕自然想收复草原。”

    “建州摇摆不定,时而向大明进贡,时而又讨好鞑靼,不如让朝鲜将其除去。

    日后出兵鞑靼,能增加一成胜算,这便是臣的本意。”严成锦说道。

    弘治皇帝笑眯眯地道“卿想得比朕还远啊。”

    严成锦下摆一晃,跪下行礼“还请陛下不要夸臣,臣还不够稳重……”